2024核素示踪与诊疗一体化高峰论坛在上海胜利举办

2024年11月8日-9日,由上海市核学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的2024核素示踪与诊疗一体化高峰论坛在上海胜利举办。本次论坛围绕“核素示踪和诊疗一体化”主题,邀请了4位院士、11位杰青、150余位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和学者,同时与上海市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专委会年会、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学术年会、核药临床研究GCP学习班、核医学分子影像探针研发与转化学习班和神经内分泌肿瘤核医学诊疗一体化学习班联合举办,吸引了全国各地同仁800余人注册,现场参会人数超500人,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8日上午,论坛在青年们的合唱《仰望星空》和《核医学会会歌》声中拉开序幕,开幕式由上海市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专委会主委、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宋少莉教授主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院长、上海市核学会戴志敏理事长、中国工程院詹启敏院士、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汪静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黄钢会长、复旦大学副校长马余刚院士等嘉宾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随后举行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PET/MR开机典礼。

在主旨报告环节,8位专家展示了各自研究领域最新成果。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赵红卫院士作《肿瘤治疗用α同位素产生及其靶向药物研究进展》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永学教授作《分子影像探针临床转化的难点和挑战》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田捷教授作《人工智能和医疗大数据加速核医学影像基础到临床的跨越》报告、黄钢教授作《从中国PET发展看核医学的机遇与瓶颈》报告、北京大学王凡教授作《广义理解核医学诊疗一体化》报告、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谭蔚泓院士作《用核酸适体“点亮”肿瘤》报告、复旦大学田梅教授作《核医学的传承与创新》报告、复旦大学李聪教授作《脑部疾病抑炎表型小胶质细胞靶向PET成像探针》报告。

8日下午在2个分会场共23位专家分享了精彩报告。9日上午举办了以“放射性药物研发与临床转化”为主题的上海市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专委会年会。

在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核素示踪与诊疗一体化高峰论坛内涵不断丰富,会议规模不断扩大,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我们期待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能够不断提升中国核医学的诊疗水平,共同促进核医学的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本稿内容来源于上海市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专委会)

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专委会年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