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十届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活动的通知
各理事单位、各区域赛承办单位、各高校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理论”的重要思想,提高公众尤其是广大高校学生的核科学素养,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6年共同发起了全国高校学生课外“核 X”创意大赛,首次面向高校学生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核科普活动。作为中国核工业“核你在一起”公众科普开放周系列活动之一,大赛不仅有效激发了在校大学生对核及相关领域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也带动了社会公众客观、理性地认识核,了解核,拉近了核与公众的距离,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为进一步加强核科学知识的宣传与推广,鼓励高校学生对核与关联学科学习探索的兴趣,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理性地认识核、了解核,第十届高校学生课外“核 X”创意大赛将在全国高校范围内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高校学生课外“核 X”创意大赛是以“鼓励探索、勇于创新、全民科普”为活动宗旨,以通俗易懂、生动新颖的现代传播方式,展现核科技发展在能源、环境、生态、经济、医学、农学、装备制造、海洋发展、空间动力、辐照加工等相关领域中的影响与应用以及围绕有关核的热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等内容的创意比赛,是面向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具有探索性、科普性、创新性的课外实践活动。
二、活动组织
1、指导单位: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中国科协
2、发起单位:中国辐射防护学会
3、主办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4、总决赛暨对话交流活动承办单位:苏州大学
5、大赛组委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深圳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南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沈阳工程学院、核工业学院、国防科技大学、烟台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东南大学等。
6、区域赛承办单位:四川省核学会、山东省核学会、湖北省核学会、陕西省核学会、湖南省核学会、北京核学会、天津市核学会、山西省核学会、黑龙江省核学会、甘肃省核学会、江苏省核学会、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上海市核学会。
三、时间安排
1、参赛报名:1月25 日-3月31 日
2、大赛启动会:预计4月
3、作品准备及区域评审:4月1日-7月24 日
4、提交作品:7月31 日前
5、全国评审及对话活动:8月-10月
6、作品修订:11月-12月
四、参赛方式
1、参赛对象:全国高等院校在校本科生、留学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包含应届毕业生。以组队形式参赛,鼓励选手跨专业、跨学校组队。
2、组队要求:每组参赛团队由 1-2名指导老师和 3-4名学生组成,团队总人数不超过5人。
3、报名方式:
(1)已组建高校组委会(或明确赛事负责老师)的学校报名方式如下:登录www.csrp.org.cn 网站下载高校报名登记表(附件2),填写完毕后发送至所在高校赛事负责老师邮箱(附件1)。报名结束后,由赛事负责老师统一汇总发送至大赛秘书处邮箱:csrp2017@163.com,邮件以“学校名 高校报名表”命名。
(2)暂未组建高校组委会(或未明确赛事负责老师)的学校报名方式如下:登录www.csrp.org.cn 网站下载高校报名登记表(附件2),填写完毕后发送至大赛秘书处邮箱:csrp2017@163.com,邮件以“学校名 高校报名表”命名。
(3)上海区域赛报名网址:https://csrpnx.1zp.top/ezp/ca/shanghai。经区域赛评选出的获奖作品可以推荐至大赛秘书处参加全国评审。
五、作品内容及形式要求
1、内容要求:
(1)作品可以展现核科技发展对推动能源、生态、环境 、经济、医学、农学、装备制造、海洋发展、空间动力、辐照加工等领域的促进作用,展示核技术在健康、粮食、环保、新材料、安检安保等方面惠及民生的应用,普及辐射安全、核应急核燃料循环等核能知识,或结合核能“三步走”战略、“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核工业精神、核工业之美、科普调研等题材进行创作,鼓励从公众的视角,创作公众较为关注且通俗易懂的作品。
(2)作品也可以聚焦核科技创新,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为导向,演示具有前沿性、开创性的科学实验,阐释核技术应用的科学原理,展示核科技创新成果,或探索人工智能、数字化对未来核科学与技术带来的影响等,鼓励高校学生从学术钻研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角度,创作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的微视频,展现新时代青年创新风采与科研创新精神。
2、形式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动漫、纪录短片、DV 短片、微电影、微视频及抖音、VR、设计实验等,也可以论文、调研报告、诗歌、小说、绘本等图文形式传播核知识。
其中,视频作品格式须为 MP4格式,作品大小一般不超过600MB,片长不超过5分钟,最好为高清视频,包含完整的内容情节,视频中的文字语言应为简体中文,配音和解说使用普通话。视频制作提倡小微成本,有效控制制作过程中的财力投入。图文类作品应符合大赛内容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合理、主题鲜明、数据翔实可靠,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和科普价值。作品中引用、征用数据须在作品最后进行来源说明,保证作品数据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其他: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保留作品制作的相关素材,供后期审查后进行修改和完善。凡进入全国评审的作品,将被收录至大赛秘书处编制的《高校学生课外“核 X”创意大赛作品索引》;优秀作品将有机会收录至中核集团科普库https://hkp.zhrmt.com.cn。
六、作品评审环节
1、高校评审:参赛团队报名后,按规定时间提交参赛作品至所在高校组委会或赛事负责老师,由所在高校按照评审标准进行校内作品评选,最终向大赛秘书处或区域赛承办单位推荐作品参加全国评审,二者须选其一。(其中,高校向大赛秘书处推荐名额为其征集作品数的20%,推荐作品信息上传https://csrpnx.1zp.top/ezp/cn。)
2、区域评审:报名参加区域“核 X”大赛的高校,按照评审标准进行校内评选后,推荐作品至各区域赛承办单位。经各区域赛承办单位评选出的获奖作品,最终将被推荐至大赛秘书处参加全国评审。(各区域赛承办单位推荐名额为其征集作品数的20%,推荐作品信息上传后续发布的区域报名系统。)
3、全国评审:大赛评委会按照评审标准对各高校、各区域赛承办单位推荐的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奖、三等奖和一二等奖的入围作品(优秀奖若干,前三等奖名额为全国评审作品数的30%,一、二等奖名额为全国评审作品数的10%,一等奖名额5个)。最终评选结果在学会有关媒体进行公示,公示结束无异议后发布获奖通知。
七、作品评审标准
1、科学性:观点科学,知识准确,内容完整,数据翔实可靠(探索类作品除外);
2、通俗性:化繁杂为简明,化高深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内容表述通俗易懂:
3、创新性:取材独到,设计新颖,角度出奇,令人耳目一新;
4、艺术性:视频类编排合理,图文并茂,色调和谐,画面流畅,影音协调,观赏性强且具有艺术感染力;图文类真情实感,文笔流畅,配图贴切,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有独创性,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八、奖项设置
奖项以各参赛团队为单位颁发,不针对个人。
一等奖:奖金7千元;颁发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盖章的证书及奖杯;安排参加“核 X”创意大赛对话及参观活动。
二等奖:颁发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盖章的证书。
三等奖:颁发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盖章的证书。
优秀奖:颁发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盖章的证书。
优秀组织奖:颁发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盖章的证书,着重考虑各高校的活动组织、参赛作品的数量、质量等方面。
优秀科普宣教员:颁发由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盖章的证书着重考量科普宣教员的专业能力、表达能力、感染力以及个人风采等方面:表现突出者有机会荣获全国“十佳科普宣教员”称号,具体评选办法关注后续通知。
九、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应是参赛团队的原创作品,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未公开发表;未参加过、未正在参加其他同等级别的比赛。否则,大赛主办方将取消其参赛、入围与获奖资格,收回奖金奖品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归参赛团队所有,主办方享有参赛作品的出版、发行、复制、改编、播映、信息网络传播、展览、宣传、许可使用等权利。
3、所有参赛作品片头需注明“第十届高校学生课外'核 X创意大赛
” 字样,并注明参赛高校、参赛作品名称、参赛团队等信息。除片头外,作品中不得出现以上内容。
4、为及时开展作品宣传工作,所有获奖作品请在收到修订意见30天内完成修改工作。
5、为进一步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提升活动品牌效应,希望各理事单位、各高校及相关单位充分利用专家资源和高校联系渠道,以各种有效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发动更多的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
十、大赛联系人
1、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秘书处
刘 欢 0351-2202025 18636663618
崔 笛 0351-2202554 15525475369
2、四川省核学会秘书处
邓 丹 13547952574
3、山东省核学会秘书处
杨 磊 15063868727
4、湖北省核学会秘书处
张军良 027-81735134 13517229198
5、陕西省核学会秘书处
王明军 029-82668648 13629277601
6、湖南省核学会秘书处
张国博 0731-87001432 15874822943
7、北京核学会秘书处
任研 010-69359002 13810680106
8、天津市核学会秘书处
赵红俊 022-59653035 18702250338
冯子鸥 022-59653035 15620721343
9、山西省核学会秘书处
卫 华 0351-4639352 15935143698
10、黑龙江省核学会秘书处
孙建华 0451-82518466 15776222309
11、甘肃省核学会秘书处
高静 0931-4969203 18509312950
12、江苏省核学会秘书处
陈飞达 15062230596
13、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科宣部
汪莉丹 020-84213971 13798164293
14、上海市核学会
张有鹏 021-55665659 13127906185
附件 1:关于举办第十届高校学生课外“核 X”创意大赛活动的通知
附件 2:高校学生课外“核 X”创意大赛高校报名登记表
附件 3:高校学生课外“核 X”创意大赛高校/区域赛作品征集汇总表
中国辐射防护学会
2025年1月25日